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娱乐
娱乐 北京生活资讯网 2024-01-30 569浏览

范伟主演的苹果新春大片怎么拍的?我们和导演挖出了这些幕后细节


龙年将至,苹果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来了。

iPhone 15 Pro Max 拍摄的第七部苹果新春大片《小蒜头》昨晚上映,主创都是大咖,但这个组合让人意想不到:《超凡蜘蛛侠》导演马克·韦布、《漫长的季节》编剧潘依然、演员范伟。


一个破次元壁的跨国团队,能拍好春节的故事吗?在三里屯 Apple Store 的首映场,我们见到了导演和编剧,挖了更多幕后的创作细节。

一部面向全球的青春奇幻新春电影

不走《三分钟》《一个桶》《女儿》的亲情路线,不像《卷土重来》围绕乡土情怀,也不效仿《阿年》《过五关》探讨传统文化,《小蒜头》是个奇幻色彩的青春片。

这部短片取景于江南水乡,却探讨了一个普世的问题:如何做自己?


《小蒜头》得名于主角小薇的外号,遗传自爷爷的「蒜头鼻」是小薇最早的焦虑来源,杂志里的漂亮姐姐们让年幼的她心驰神往。


渐渐地,让小薇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原因越来越多了:麻花辫不如其他女孩的花辫好看、跳大绳直接摔在了地上、社交媒体没有点赞评论、叫服务员不被搭理、找工作更是不顺利......

「我想要变成任何人,谁都行,就是我自己不行」,童年小薇在一次打击后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超能力——随时变身成为其他人。

幼时有爷爷在身边劝阻,离开家到大城市后,这项超能力被小薇运用地越发频繁。


每次小薇变身之后,仿佛点亮了某个技能,漂亮、力量、勇气、擅长社交,甚至性别都能改......不管是职场、球场还是蹦迪场,她都如鱼得水地融入人群之中。

变身的次数多了,小薇迷失于自己所塑造的「人设」,甚至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。


时值春节,爷爷来看望她,给她包兔子形状的包子,变成童年小薇的样子劝解成年小薇,既然不管怎么变都不会完美,做自己不就好了。原来,爷爷也同样有变身的超能力。


从内核来看,《小蒜头》是一个更个人化的、也更可能发生在全球的故事。

这应当和导演马克·韦布、编剧潘依然的「跨国组合」有关,他们从隔着太平洋和十几小时时差的视频会议开始,寻找彼此或者说两个群体的共性。

共鸣确实存在,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,拍个关于年轻人的片子,同时明确了加入「变身」的元素,又引入社交媒体作为「变身」的隐喻。国内的小红书、抖音,国外的 Instagram、TikTok,对年轻人的影响是类似的——人们变得更完美,但也更孤独。


常见的团圆主题之外,主创团队更想探讨身份认同、社交媒体、人与人的情感连结,不管在中国、美国还是欧洲,这些话题总有共鸣。春节也不必总和思乡、团圆挂钩,也可以是一个人自我休整然后重启的时刻。

变身的套路其实并不新鲜,《瞬息全宇宙》的杨紫琼在不同的宇宙做厨师、变成石头、当电影明星、不和丈夫私奔,窥见生命的不同可能,哪个平行宇宙似乎都比女儿叛逆、丈夫怯懦、父亲年老、税务糟糕的小洗衣店老板好,但最终还是自我和解、回归现实。

《小蒜头》的故事线当然无法做到这么丰满,更像「为赋新词强说愁」的青春版《瞬息全宇宙》,在失意时展开对人生「IF 线」的想象,但一旦坚定了自我,世界就没有她想象得那么糟糕。

看到片尾「原装」的小薇也能打篮球和蹦迪、面试和社交,我觉得有些困惑,所以问了编剧潘依然:变身意味着什么,是样貌和能力都变了,还是只变了样貌,但能力本就存在?


潘依然回答,这些能力其实原本就有,只是小薇羞于表现,或者在尝试时被他人忽视,但当她在扮演别人时,往往更有勇气。

「做自己」这个主题已经被讨论得太多了。但到底怎么才是做自己?

借由小薇的转变,短片给出的答案是,自己就是自己,不用刻意做任何的事,就像面团就是面团,但给面团时间,它也可以慢慢醒发变成想要的样子。

被选为短片主题曲的蛙池乐队《河流》,也很符合小薇的精神状态。几个活跃在东莞的几个年轻人,唱出了他们自己和同辈的纠结和困苦,对于刚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,挑战、碰壁、痛苦和成长同时发生,但如歌词所写:「我不拒绝踏进这条河流」。

让拍摄变得更加丝滑且优雅

播完正片,就该打开幕后花絮了,看看 iPhone 15 Pro Max 的影像能力怎么被划重点。

iPhone 15 Pro Max 让导演、摄影师、美术指导赞不绝口的功能,基本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:省事省时省力。

防抖的运动模式,就算手持手机奔跑也能稳定跟拍,摄影师可以跟进拍摄对象的跑动,真正给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。


这个场景让亲自拿着手机狂奔的马克·韦布印象深刻,之前拍摄需要用上滑轨,或者由专业的摄影师稳住设备,现在用 iPhone 更加高效,拍摄过程「丝滑且优雅」。

iPhone 负责丝滑,小演员负责优雅,但马克·韦布觉得自己需要多锻炼了。

5 倍光学变焦则是摄影师们常用的功能,在 1 倍与 5 倍焦距之间迅速地拉近或拉远,既可以捕捉河流对岸的场景,也可以实现外滩的特写。


尽管马克·韦布认为,在和拍摄对象相隔较远时,用 135 毫米焦距的长镜头会更精确,但他克制住了自己评判的欲望,iPhone 又便携又能实现多个焦段快速切换,已经很不错了。


电影效果模式在短片中更是高频出现,它可以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焦点,用浅景深突出主角,类似拍照的人像模式,引导观众把注意力放在正确的人物上面。

有了电影效果之后,当角色之间的情绪流动被捕捉到了,氛围烘托到位了,故事感也八九不离十了。


iPhone 15 Pro Max 还有一处让马克·韦布欣赏的地方:在低光环境下的表现。

拍摄过程中,团队没有用到很多的灯光辅助,衣柜里的场景主要靠自然光,夜店也是一个接近现实而非刻意布置的环境,用弱红光营造暧昧的氛围感。



另外,iPhone 15 系列从 Lightning 改用 USB-C 口,让 iPhone 可以在片场直接和显示器、硬盘以及麦克风等设备连接,不直接影响拍摄质量,但提高了工作的幸福指数。


当然,最让人好奇的还是,小薇的变身是如何实现的?

包括真正的小薇在内,全片共出现了 19 个小薇,其中的「博主薇」由自媒体影视飓风的潘天鸿客串。


马克·韦布告诉我们,全片只用到了一处特效,即蹦迪薇从暗黑的巷子里走出来、撩了一下头发的地方,他们对剪影做了渐变处理。


除此以外,都是用物理而非特效实现变身效果。

变身的概念不难想到,但真正拍出来是另一回事,镜头的移动要足够快才不会出错。

其中难度较高的一个场景是,爷爷坐在桌前,童年小薇走来走去,经过爷爷身后时变换形象,一旦头发穿帮,或者踩点没到位,就要从头再来。


拍摄前一天,团队把所有 iPhone 架好,所有演员彩排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快速移动,还不能空着手,每个人都必须吃点东西。马克·韦布说,这就像在设计舞美。

其他变身场景也是类似的思路,能用透视的用透视,能靠遮挡的靠遮挡,能在前期解决的就绝对不为难后期,该排练的排练,该 NG 的 NG。

最后一幕,蹦迪薇变回自己,镜头需要严丝合缝地跟住手臂的移动,拍了大概 22 次。


用物理手段而非特效实现变身,其实是马克·韦布的一个信条——人人都可以参与影像创作,人人也可以复刻类似的效果。

看了幕后花絮,我的同事谢编辑忍不住遥想当年峥嵘岁月。

他毕业那会儿,又用稳定器又多机位还得挑麦,出来的效果现在来看也只能说差强人意。如果当时的手机有现在的长焦和稳定防抖,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。

将电影的表达方式装进手机,让拍摄更简单了,更多不必要的设备下岗了,最终效果还更好了,这正是 iPhone 影像能力提升的意义。

电影本身就应该是好玩的

《小蒜头》拍摄只花了 7 天,但看到片尾的制作班底,还是会被吓出周迅表情包:好多人啊!


这也不难理解,尽管画面确实全是 iPhone 的摄像头拍的,没有外挂镜头,但摆弄 iPhone、处理素材仍然需要「支援」,包括但不限于无人机、外接硬盘、滑轨、稳定器等辅助设备。


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力,也没有那么多设备,就应该学习马克·韦布的态度:「用 iPhone 拍摄就是希望能够拍得好玩,电影本身就应该是好玩的,可以尝试不同的运镜方式,给人不同的感受。」

iPhone 的小巧和灵活,意味着它可以提供各种刁钻的拍摄视角,甚至丰富镜头语言。


团队原来觉得衣柜的空间太小,但 iPhone 没有让他们失望,衣柜里的演员可以拿着手机记录范伟老师高超的演技。


没有稳定器和滑轨,我们总用得起支架和胶带,团队也是用各种便宜的材料,把 iPhone 绑在篮球、童年小薇等人与物身上,捕捉更有代入感的第一视角画面。



这些动感的镜头和场景快速切换,创造出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,实现蒙太奇的效果,导演自己也很满意。


这位导演拍得甚至有点上瘾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:「你可以把相机扔来扔去。」后悔不能多拍两天,但这不是苹果的问题。

每次苹果发布新春大片,既是 iPhone 秀肌肉和炫技的时候,也是我们上电影大师课的时候。

画面质感重要,拍摄创意也很重要,无法比肩同赛道装备人力齐全的顶尖选手,从中收获技能和灵感也很好。

马克·韦布认为,电影创作并不属于少数人,但客观来说,iPhone 和传统电影设备是不同的工具,它还不能替代后者,而是一个简单、好用的补充,他之前的电影里其实已经用到 iPhone 了,但观众可能不知道。


同时,他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iPhone 会让人觉得亲近,拍摄小演员的时候,如果用大型设备怼脸拍,其实反而不自然。
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手机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有灵感的时候,随时随地随手拍摄,更广阔或者更近距离地观察世界。

坐在飞来北京的航班上时,马克·韦布拍了沿途的风景,准备回去分享给女儿看。

《小蒜头》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范伟说的:慢慢来,我们有的是时间。

先从和面开始,再谈面团能不能做成兔子,这句话也很适合想用手机记录生活的每一个人。当我们先从趁手的设备开始,把创意和好玩变现,才是 Shot on iPhone 的意义。

北京生活资讯网

北京生活资讯网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北京生活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北京生活资讯网 bjnews.jsxw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